转载: “校园十佳”材料两则
2012-2013学年度“校园十佳”评选候选材料(9)
用行动诠释奥赛精神
——记高二1班陈槺同学
仅仅是高二学生,却战胜全国许多高三学生,在高中化学竞赛决赛暨冬令营中举得金牌,成为华附第一位入选化学国家集训队的高二学生,并保送清华大学。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奥赛精神的内涵,他就是陈槺。
有志者,事竟成。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奥赛精神的核心,是他的动力之源。他早早便立志在竞赛上为华附赢得荣誉。同龄人还在对明天赶到迷茫时,他已为自己定下详尽的计划,懂得了倍增时效,不放过任何一秒。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自学完了十多本大学课本,在树上密密麻麻的注满了旁批,做了不计其数的练习题。对此曾有人评价“他的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在备战竞赛最为紧张的时候,每天早上一睁开眼便想想心中的目标,让这信念支撑着他前行。最终,在高手如林的赛场上,面对更强的对手他没有胆怯,卓越的成绩证明了他的实力。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畏困难、精益求精的拼搏精神是奥赛精神最重要的部分。酷热难耐的夏天,它还要守在电炉旁做实验,为了防止吹走产物甚至还不能开风扇,直到长袖的实验袍被汗水浸透。为了训练基础实验技能,一个枯燥的分析实验他往往会做几十次,每一次、每一处都一丝不苟地完成,直到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稳定在千分之一以下。实验室里常人无法想象的重重艰险磨练出了他不惧困难的奋斗精神。多年以后即使忘掉了当下学习的书本知识,这种精神也仍会闪耀在漫漫人生路上。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奥赛精神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着。他努力做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带动同学共同进步。化学组同学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很好的讨论氛围。遇到难题,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除了能很快解决问题外,大家各自都从交流中收获了知识。同班同学在他的影响下更加意识到了抓紧时间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以及“倍增时效”的威力。他还想小一届的初涉化竞的同学推荐了不少好书,介绍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解答了他们的疑惑。他对同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这奥赛精神传承的“源头活水”。
志向,拼搏,传承。陈槺同学用行动告诉我们,这就是奥赛精神。
2012-2013学年度“校园十佳”评选候选材料(15)
永不止步
——高三1班陈嘉杰
那是九年未曾实现的梦。
这是我进取的六年。
六年前,我考进了华附。那时我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新生,对于未来的三年或六年是一片茫然。幸运的是,开学不久,华附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东西——自学。从那时起,我开始看一堆堆的数学书,每天大半的时间就是在题海里度过。我并没感到枯燥,解题的成就感让我乐在其中。
初中三年,我就是不断追赶,把落后缩小甚至超越。
初中三年积累一点优势我变得高傲,以为自己实力已经很强。骄傲让我尝到失败的滋味,那年的高中数学联赛我考得很糟,挫败让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后来我调整好了心态,抛弃了高傲,重新拾起了竞赛书,继续我的竞赛之路。一年来,无论是在校还是放假,我几乎都在解题中度过。这是我最艰辛的一年。
我的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高二那年,我在国赛中取得佳绩,并保送北大数院,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本来我可以选择提前一年入学,但我并没有选择离开。我知道,这并不是我的终点,那个九年的梦正等待着被实现。
高三期间,我获得了高中数学联赛广东省第一,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满分金牌。两次地,我的名字与“华南师大附中”一起出现在获奖名单的第一位,我为之骄傲、自豪。这两个第一让我感到离那个梦无比接近。
可接下来的路注定不是平坦。进步一点点已经是无比困难了。曾经的同伴已陆续退出奥赛,只剩我,独自一人仍在备战集训队。当身边获得保送的同学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方式时,我面前依旧是做不完的题。我羡慕他们。我也想过放松、偷懒甚至放弃,可有一句话在勉励着我:为什么坚持,想一想当初。
然而最终的结果不太理想,我没能实现这个九年的梦。结果让人失望,可这几年让我学会了很多,低调,务实,独立钻研,承受常人无法遇到的孤独……
如果问我这几年做了什么?不是获得了多少荣誉,而是我——一名普通人,做到了一名及格的奥校人。
四月,我重新回到校园,进入华附六年最后的60天,我不想平庸地度过。我自问:“没能入选国家队,我还能给华附留下什么?”高考,那将是我最后一次披上“华南师大附中”而战。
以前失去的,未来我会拿回来。更加杰出,我会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