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保送怎么成了坏事?

最近又见到好多人在争论着学科竞赛的保送资格孰是孰非。几乎所有的“民意投票”里“不支持保送”的观点都占上风,可数学也能给出个很无味的解释:1%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剩下99%的人中所有没有资格的人都投给不支持、所有拿到保送的人都投给支持,便自然能得到那样的结果。
于是,我想先澄清几个事实。获得国家高考保送资格意味着某学生可以不必经过高考就进入某所大学,但大学仍会有各式各样的选拔考试;除了12月的保送生考试外,在许多夏令营和比赛中,大学招生办也会挑选心仪的学生,和他们签订预录取协议。这种选拔与高考完全无关,称得上是真正的“自主招生”。以前,获得五大联赛省一等奖便可获得保送资格,每个省每科每年40个;下一届开始,变成国家级一等奖才可,每科每年50个。这也并非某些媒体顺口说的“取消竞赛保送”。
至于这些高考之外的招生有多必要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作为受益者之一,我很难给出一个中立的评价,但我想引用大学的说法。在清华大学2012中学生物理营的开营仪式上,招生办的人对大家说,他们非常希望录取“在座的各位人才”,单单看是入学后的各方面,从竞赛保送渠道录取的学生的表现都远远好于普通高考考生。所以,才会有了“物理系要多少我们录多少”的提法。至于问起明年的政策,他们也说:“人才放在那里,我们肯定会千方百计把他们录进来的,就看政策具体怎么操作了。”大学眼中的保送,不是抄近道的工具,而是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保送还有个重要的作用便是节省大量的时间。尤其是那些高二就签约的,生活突然就多出了许多色彩。其实每个人都有过些宏伟的计划,“如果提前搞定大学了,我就……”,不论是出国党的Early Action、Early Decision还是竞赛里的保送、预录取,都能让离开中学之前的那几个月过得更有意义——我就是认为背书准备高考没啥意义。
想考进好大学,除了高考之外的路其实更不好走。论效率,全国决赛上挨个面试肯定是大学最想要的招生方法;论公平,初赛和高考一样也是人人都能报名,试卷也是全国统一。只是,在这样一个付出和收获不成正相关的体系里,笑着走上去的成功者寥寥,努力过后被刷下来的人要忍住不哭很难。当我们走上竞赛之路时,都早已做好了最后Crash&Burn、无功而返的心理准备,只是不知每个人真正面对竞赛失利时,能不能像面对高考落榜那样放平心态。
我看到的竞赛只是一个竞技场,同时也是一种高考之外的人才选拔方式。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录取模式其实和美国相似,教育部作为拥有各种资源的国家部门,举办高考作为统一的标准化测试,甚至可以考虑一年举行六次。而各种竞赛照办,组委只负责保证水平、保证公平并开具成绩证明。剩下的,便是大学拥有招生自主权,通过学生提交的各式成绩决定是否录取。
不同大学自然会有不同的策略,比如有的会只要求提交高考成绩,设置分数线,不到85%分数的直接退回;有的会和以前一样,拿到省一等奖的便不需要提交高考成绩。而更多的,是把所有项目都作为评判标准,反映出考生的综合素质。这时,学科竞赛才回到了它的本质:“我喜欢,我参加”,并且“有成绩,我很开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 Supermod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