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读后感

这本书本来是妈妈让我2019年读完的,拖延了一整年,年底才开始读,现在才读完。作者徐中约是在末年民国完成基础教育、在美国发展学术生涯的史学家。妈妈特意指定让我看一本未删减版,然而她发给我的是从繁体译本自动转换成的简体,有不少排版错误和文字错误;早知我宁可直接读繁体。

本书作为西方大学的中国史教材,试图从旁观者视角描写当代中国的崛起(从英文书名”The Rise of Modern China“中可见一斑),故事描写也更贴合西方视角。作者多花了笔墨描述1600-1800年代的中国,试图给读者描述更清晰的背景轮廓,理解1800年之后与西方深入接触、碰撞时的中国的缘起。不过这一部分对接受过中国基础教育的人而言并没有什么新意,我也就跳过了不少。

传统中国历史教材倾向于把1800年-1900年的中国描述成一个受害者,而本书试图把中国与日本、印度等国放在同一个大背景下,剖析英国人为何选择这样与中国接触、为何有些冲突是历史的必然,且与美国人接触日本的过程相对比。不过,我也有种感觉,书中美国人的形象一直不错,很讲道理、讲公平,可能作者还是不自觉的带入了当代美国宣传自己的形象。

书中让我收获最大的其实是对1950年前国共两党斡旋部分的描写。不论哪一方,在执政时都难免会美化党史,所以两岸教材都必然有偏见。这本书算是以比较中立的视角去讲述了作者亲历的国共相争年代的时代背景、美国和苏联在其中的影响。书中尤其描述了每个领导角色的性格、他们之间的心理斗争,以及这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性格相处如何影响了大国之间的博弈、影响国共两党的竞争。

全书也花了不少笔墨描述1950年之后两岸各自的发展。对于大陆部分,对我而言没有学到什么新的史实,但让我更好的了解了许多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大背景、课本上没有描述的配角们的故事和平民老百姓的生活写照。显然,这部分被删节的很惨。而对于台湾部分,一直以来我的好奇心驱使我自己看到的有关台湾的知识局限于今天的基础设施、有名的国企和一些军事发展,外加一点点著名的历史节点(二二八和解严之类的),所以书中梳理的近代台湾历史脉络让我很有收获;许多故事非常眼熟,恍若二三十年后改革开放时的沿海地区就在照抄当时的台湾。

总而言之,整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它的“旁观者视角”和对“非主线剧情”的描述,补足了我之前从教材和各种事件中看到的主线历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 Supermod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