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读后感
断断续续在睡前读完了这本书,虽然是电子的感觉不到厚度,但确实挺长。作者试图用历史故事来讲解财政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甚至直接导致灭亡。
书中主要的故事线是中国国家经济体系的几大要素/曾经的要素(比如盐铁专营,国有企业,农业税)是何时出现、如何转变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时间轴上比较无聊的时期被一笔掠过,只是大致描述这段时间宏观经济的起伏。不过,对每个新发明的事物,作者认真描述了它们的起源,也用那个朝代的例子剖析它们带来的影响。作者特意花了更多笔墨描写纸币的发明(以及随之而来的超发货币、用通胀从民间敛财),各个朝代的手段如出一辙。
从财政视角看,朝代兴衰背后有一些隐含的规律不断轮回,例如朝代刚刚夺权成功时一般很精简,税收足以支撑公务员开支,可以减税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而朝代末期往往官吏膨胀,机构臃肿,导致税收无法支撑,埋下民怨。当然,这些规律也有例外,比如秦朝一上来就挥霍,又比如某些朝代一上来就继承了前朝很多体系导致开销很大。
或许是因为我对近代史印象最深,整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并非国有企业/国税地税之类的事,而是清朝中后期的一件小事:外国对清朝的贷款。本来,对各个朝代而言,出现战乱/叛乱之后朝廷用兵镇压会消耗国库,国库亏空之后就得在各地搜刮加税,进而影响民间经济、破坏税基,导致王朝灭亡,这样的历史轮回不断重复。然而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后接触到了西方金融体系,可以发国债向英国借钱了,于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耗资巨大的情况下没有进入搜刮民脂民膏的恶性循环。通过信用,清朝苟延残喘的时间被大大延长了。当然,这样的副作用是英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可以决定断贷,清朝的命运就这样掌握在了一群银行家手上;我刚好也从别的书中读到,清朝末年英国的外交政策事实上被银行家们影响,他们选择了一直支持清廷而非倒向共和;只是清朝仍然灭亡了。
参考文献:Britain’s Men on the Spot in China: John Jordan, Yuan Shikai, and the Reorganization Loan, 1912–1914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