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survive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Special Pilot Class
我一直觉得在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学习生活是件很富有挑战性的事,因为活有很多种活法,死有更多种死法。经过了四年,我算是苟延残喘的活了下来,也算落得个尚可的下场;我觉得十分有必要发发牢骚,记录自己的经验教训,以免后人重蹈我的覆辙。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真是一个先把活人往死里折磨,再挑出幸存者加倍折磨以确保每个人都被整死的地方。诚然,我恰恰是在这样被往死里整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练,收获巨大,但我不推荐内心不够强大的后辈尝试这一过程。
今天,我走在陌生的校园里,这种初来乍到自己摸索的感觉如此熟悉,让我仿佛回到了四年前。拖延了好久,终于能静下心来,写写毕业感言。首先插播一点属于我个人的牢骚:正如许多人所说,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作出的,四年前的我也是在不经意间就选择报名参加了那场考试。当时我身边所有我能询问的人,都不敢对这等人生大事给出什么意见,因此也一律鼓励我从心所欲;于是我就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回头看看,如果当初一念之差没有来,现在的我可能在材料力学或者流体力学方面稍有钻研,把编程作为业余爱好。虽然自己偶尔会幻想走火箭科学道路的我会怎样,但四年后,看当初力学班的同学们无一选择航天航空方向,我其实颇为意外——这意味着如果我留下,很可能也会放下自己对航空航天的憧憬而选择更接地气的方向,现在写下感言的我同样会感怀没有加入航天事业。所以,没什么好后悔的。
我非常感激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对我的磨炼。起初对“学这个东西没用”的质疑,在多年之后的灵光乍现中才显得幼稚;融会贯通的学习各个分支领域的知识,就是为了给未来潜在的交叉学科研究打下基础。我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当初没有付出更多精力学习这些细枝末节乱七八糟的方向,也希望后人能按奈住浮躁,不论所学的知识看上去多“没用”都好好潜心钻研。
我想先大致回顾一下自己过去四年各个阶段的心态,以及试着说说如何避免不好的心态。起初我看到周围比较“厉害”的同学们纷纷提前选大二大三的专业课,自己颇为慌张,觉得不超前学习就会掉队,却因为“基础”没那么好无法效仿,心情有些焦急。现在看来,这样的焦急不无道理,走快车道还是慢车道确实是大一就要做决定。还好那时的我强行把英语基础好作为卖点,一年把非专业课全修够了,也算没亏太多。事实上,学校的课程体系本来就有很大的灵活性,把乱七八糟的课放在大四上没什么不好——甚至是很合理的决策,只要不把看似没用又太难的专业课推迟到大四即可。毕竟这里不是臭名昭著的电子系,没有人会因为大四才上政治课否定你。
等到稍微稳定下来,我的心态就变成了急于进入前辈们开辟出的比较经典的轨道,可能有一部分动机也是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事实证明超前太多并没有好处,实习就该大二暑假再去考虑,科研就该等待自己打好基础。自己大一暑假寻找实习的经历并不顺利,大二做的科研项目也并不出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急于进入轨道。这种超前到底有没有坏处?我不知道相比之下按部就班会不会更为稳妥,但回头看来积攒一些经验也没那么坏。
心态最重要的转折点其实还是大三出访,我个人认为这是培养方案的精髓、一定要去参加。借用天才少年的毕业感言,这个学期就是拿来“提前体验PhD生活”。以前急于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懵懂少年,就这样被丢到了国外自力更生,也没了国内各种日常课业杂事的羁绊,真的是好事。不论是发现自己适应还是不适应,这都比毕业了真正开始深造时再尝试适应要好。当然,短时间的交流也注定给科研带来快节奏,对不同领域的影响不同;有些领域天生发论文节奏就快,刚好一拍即合,有的领域周期本来就长,要避免急于求成对科研的影响。我当时很快就掌握了自己的快节奏,几周之内让项目初见雏形,也按照自己预想的科研论文的样子完成了所有实验,只可惜自己还是太naive,好的科研成果永远不是自己(或者别人)push出来的,而是慢慢磨出来的;出访时的项目在我回国后又过了一年半才终于把论文发表出来。当然,顺利一些的人可以赶在回国前就把论文投出去乃至发出去,申请季来临时已有很漂亮的简历,但我个人觉得单凭实力和努力不足以达成这样的结果,运气成分很重要,所以即使有所挫败也不能让自己太低落。
等到申请季来临,我的心态自然就进入了可以被各种成语形容的状态:忽冷忽热,变幻莫测,阴晴圆缺…对未知的恐惧在所难免,尽管我知道根据历届统计数据班里多半同学可以拿到PhD Offer,但借此过度自信是十分不可取的(频率不等于概率),所以就让这种恐惧感继续飘荡在学校上空吧。不过,申请时本科生处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当中,这会导致其他人从中渔利,尤其是坑害过度不自信的人。我自己还算幸运,坚信可以从学长和导师那获得足够好的建议,也就没被坑蒙拐骗;当然,有些机构本身就是在贩卖自信,缺乏自信的人去买一点也无妨,公平交易各取所需。申请季过后的心态就没什么值得讨论的了(它们也不重要了),不管是离别的感怀还是对远渡重洋的期待,都是小事。
说完了心态,我还想分析分析对未来发展的选择本身。这一届大多数同班同学都选择了PhD,这条路不好走,所以决策需慎重。关于未来发展的抉择,考虑到领域本身的火爆程度,其实闭着眼睛走也不会把自己害死——即使去莫名其妙的公司搬砖,工资也肯定水涨船高,让自己衣食无忧不难。这也带来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为什么要读PhD?
有句俗话说得好啊,如果还在纠结要不要去读PhD,那么你的答案应当是“不要去”。调侃归调侃,这个决定确实在很多方面看都不合理(比如挣钱少,风险高,出路窄等等等等),所以选择的唯一理由应当是兴趣。想不清楚的话,应当和同学、导师们聊聊,即使只是多和同样纠结的人沟通沟通也是极好的。另外,我在纠结期间曾经逛过 graddecision.org 这个网站,可供参考。
等到纠结过后,大多数同学都已“心如死水”,“看破红尘”,不论是一心向往学术界还是仔细分析了生涯发展的利弊,总之觉得先去尝试读博是最优选择。如果实在达不到这种状态,可以至少说服自己先去申请、两手准备,准备好应届毕业去职场发展的打算;毕竟产业界也有很好的机会,手握他们的Offer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更清晰的定位、避免心慌。实在想不清楚,毕业后静下心来Gap一年也是极好的(比没想清楚就开始读博好)。当然,越早决定投身科研界,也就能越早积攒经验,带着更光鲜的简历申请到更好的学校;这种优势与不小心选择自己不喜欢的道路的风险如何权衡,就见仁见智了。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关于时间分配这一永恒的话题。大一时的我在返校宣讲的讲台上拿来忽悠高中学弟的说法是,俗话说的好,学习社交和睡眠三样只能选两样——而在我的环境里只能选一样半。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不是十分准确,在完全确定放弃社交之后,自己还是能掌握学业和睡觉之间的平衡的。当然,我佩服游刃有余的人,但不提倡少睡觉。更何况,就连我这种自认为重视体育运动的人在毕业时都发现自己没有分配足够的时间拿来锻炼,大三大四时的生活节奏不如大一大二来得健康。
此文成文于大洋彼岸新学期伊始之时。在尘埃落定的4月15日,想要写下一点感言的想法最初出现,但是从毕业典礼一路拖延到现在。写了这么多感言,又臭又长,也不知对后来者到底能提供多少有意义的帮助。。。但是准确记录和回顾自己的思想还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多年之后的反思。
Anyway,祝所有加入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同学们前程似锦。
个人觉得没有自己思考的「按部就班」是最劣,而提前冲进「经典轨道」除了丰富简历也没太多意义,真正的学科交叉是广泛涉猎厚积薄发的产物。
PS. 感觉出访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就是个不会提好问题的辣鸡,发不发文章完全取决于老板给的题目合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