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道德与被动道德

捡到别人的饭卡;不幸丢失了阅读器。这两件事情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1.
某晚上吃饭时看到前方桌子下有一张饭卡,询问发现不是附近的人的。
饭堂有个办公窗口,那里堆满了很多遗失物品,包括许多饭卡。这给我了很差的印象。事实上,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即自助挂失饭卡需要经过的系统)已经有了“拾卡信息”功能;我询问里面的大妈“您待会会把这张卡的信息上报到信息系统吗?”“啥?!”说着她便把卡还给了我。
介于我也没法登记这个信息,便根据“不管部”原则打了一个电话,相当于学校内的110。我汇报了地点,他们告知了一个门牌号,让我交到那里。
门牌号其实错了一位,不过我还是给了“相关服务人员”;他们似乎有标准化流程处理,其中我能看到的最后一步是感谢我。
但愿失主最终被我的effort帮到了吧——就算不挂失,至少他在办新饭卡时会被拦(如果信息系统的功能真不是摆设的话)。

这事情还和前面的一件事有关,让我如此主动的参与。
0.
开学之初我把饭卡丢了;事实上把整个钱包丢了。
在我办了新饭卡、申请新银行卡等等之后的某一天,宿舍管理人员告诉我,让我到学校统一的失物处理系统那领回钱包。
且不抱怨效率,既然钱包内信息足以找到我,那最终“钱包找到我”还是令人满意的。

2.
我丢失了心爱的阅读器,还一并丢了我的日程登记本(《效率手册》)。当然,肯定都是我无意落下的。
阅读器且不论,日程登记本的封二就有我的各种联系方式;这样的设计本意也是为了丢失之后方便找到失主。
不过——没人这样做;事实上我过了几天才发现,并抽空去饭堂失物招领处取回了日程登记本。电子阅读器没躺在那,我也就不指望了。

* * *

这时,我把捡东西的人默默的分成了两类。确切的说,是把所有的按照道德观念行事的人分了两类。
“做好事”和“不做坏事”,我简单称为主动道德和被动道德。

如果看到了地上有失物,经过的时候捡起来并积极的处理(例如移动到失物招领处)就是典型的主动道德;不去捡便是被动道德。当然,占为己有的不道德行为暂不讨论。

这样看来,唐朝时的“路不拾遗”也是被动道德;这在大家都道德的时期确实行得通,等主人回来就是了;可是现在的环境中必然有不道德者,这样的立场是不合适的。一帮人“不拾”,一个人抢走。

作为道德者,主动道德才是合适的表现,以应对环境中比例越来越高的不道德者。
当然,我也是没法强求捡到我东西的人能主动的;能被道德者捡到就不错了。

不过,这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加鼓励道德者开始主动道德?

各种失物招领的办事处都应该鼓励失主尝试主动联系丢失者;如果“太忙”或者有技术困难,那就不强求丢失者处理,但工作人员也该试图联系——或者交给(技术能力可能更强的、更加正规的)上级失物招领部门。按照我国行政区划,每个“街道”是很合适的最大处理单位;事实上“清华园街道”就有最高级失物招领处理点;但我个人估计只有20%的丢失物品汇总到了那里。

至于饭堂里那个向物品坟墓一般堆积了无数失物的“小点”,早该彻底废除。那里堆积的无数最容易找到失主的物品——学生卡,就控诉着现有体系的低效率。物品到了那就像进了沼泽地,无数个这样的沼泽分布在校园各处,必须找遍;如果,工作人员能主动一点,同学能主动一点,那失物就会“主动”一点的找到主人了。

身边那么多看似美好的道德规范,其实都暗藏Bug,让他们丧失了大部分的意义。如果能意识到被动道德的无用性,就能让体系变得更加接近“充满公德的社会”…吧?

* * *
写这么长的文字,想了想似乎都只是想justify我的“多管闲事”般的道德关… Whatever.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 Supermod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