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换位思考

最近我在处理很多事中用到的思维方式导出了我认为合理但与他人迥异的结果。稍稍分析后,我想试图总结这些思维中的一点守则————也是我的一个重要守则。

在某一情况下,我做出下一步决策前,时常会思考“如果我站在另一立场/位置,则会希望当前位置的角色做什么”,并以此修正下一步决策。
这与家长从小灌输的“换位思考”似有微妙的不同;他们额说法是“考虑他人的感受”以决策,我则“考虑我做为别人(有机会/有资格的话)会如何命令我/祈求我行事”,即在我的思维框架里“考虑他人的利益”;很类似,但又有点微妙的差别。

其中一个日常的例子便是,我在离开地铁时,会有意去堵住没有按规则排队、站在“下车通道”一侧的上车者。
按照广州地铁的设计,最理想的进站流程是所有下车者迅速离开,然后所有上车者依次迅速进入;但排队在下车通道处的人藐视“按区排队候车”规则,他们也倾向于无视“先下后上”规则,在下车结束前就开始往前涌。
这时的“道德派”上车队伍往往束手无策,有的会呆站在那,看着门前一片混乱,直到混乱结束大家开始有序上车,上不了几个人;有的眼看自己利益严重受损,也只好违背自己的道德标准,不管“先下后上”了,和另一派人一起往前涌。
我的选择便是在下车时堵住“不道德派”;这恰恰是排队等车的我最希望下车者做的事情。也许只是其他下车上车者都没想到吧,反正我觉得这很接近全局最优解。“不道德派”被堵住了,“道德派”往往也会很有耐心的等,最终大家快下快上,往往连“不道德派”最后也能挤上去;全体的效率绝对提高了不少。

这样的思考结果是非常符合自己的良知的,因为我尝试照顾其他有良知者。也许另一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遇到在路上骗钱(或真的)“求车费回家”。
前几天在路上见到一个声称自己80岁的老人(目测55-65),我也是这样对待的;他语言含糊不清,只管要钱,我们便用笔纸一遍遍的试着说清楚“我们乐于买票”,甚至也做好了陪他跑一趟天河客运站的准备。最后他一弄清楚我们的逻辑后便和其他骗子一样直呼不要不要然后不理了,我们也能放心的走了。毕竟,如果真是一个耄耋之年迷途广州的老人,丢下不管实在良心不安。
遇到此类不知真假的求助,我统一回答“可以帮你买车票(吃的),不能给你现金”,因为这也正是丢了钱包的我试着让别人相信时会用的方案。对于求助者,这样的帮助价值相似;偏偏在骗子眼中食物/车票的价值远远小于其价格,他们也就懒于接受了。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求助者最想要什么”和“如果我是骗子则何时赚不到”,个中交集便成了我的解集,应该算我的较优解了。
(传统的换位思考也许只能得到“求助者会好可怜”和“说不定是骗子,内心贪婪装作可怜”)

我做出的多次判断都达成了“令自己安心”和“令他人满意”这两点目标。
于是,我更加坚定要在更多场合应用这样的思考方式。

不过,这样的思维得到的许多策略其实是换位思考与利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对于不同的人,对“利他”持有的态度不同,则得到的结论也会不同。
一个自私主义者,把他的思维套到各种角色中,得出的结论都不会远离“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也好,至少一堆这样的人在一起时,也能获得意想中的反应(“不帮助”或“极有限的互相帮助”),便可以和睦相处。而一堆利他主义者都去站在他人立场思考的话,每个人的策略都能让他人满意,整个局面会十分接近全局最优解,结局也就皆大欢喜啦。
不过,如果已经明知对方的立场和价值观(利他/自私,爱才/爱财 etc.),则应尝试模拟对方的思维,来考虑该角色的期望收益。让大家都“以为”自己赚了最重要。

一言以蔽之:我试着按照“以对方的视角思考各方案的收益”代替“考虑对方的感受”,来获取各场合下行事的较优解。看上去这方法不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 Supermodne.